|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想了一下还是发个帖子汇报一下,毕竟要对自己提的ddl有一个交代
六月的饼主要是新材料的添加,这个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难度的,除了5mm和10mm的亚克力会有一些工艺上面的挑战
其他的都是加一点数据进系统,以及做好物料的规划和采购就可以了
所以乐观一点估计,应该是在6月底-7月5号这个时间都能实装
本来我是不打算发这个帖子的,因为目前来说6月的饼也就延期了3天,所以浑水摸鱼就过去了(bushi
但是这两天因为豆彩斑斓的亚克力颜色调教稍微遇到了一点瓶颈,所以我时间排期可能主要还是要集中在这个上面
因为色差现在占我们售后赔付的挺大一部分,领导给我了蛮大的压力,目前豆彩斑斓的颜色控制我昨天在3群也说了一些进度
我这里也简述一下:
纸制品、纺织品、双闪徽章、普通吧唧(艺术微喷)这几条印刷线,我这几天往返厂里都基本摸清楚情况了,色差都不是很大,可以通过豆彩斑斓这个体系做一点微调来解决掉色差问题:
纸制品印刷:加一点亮度,再加一丁点对比度就可以了
纺织品:没什么太大色差,色差主要是热转印的温度不稳定导致的,这个在制程上严格控制一下生产标准,但还是会有可以接受范围内一些细微的颜色波动
双闪徽章:降一点饱和度就好了,加一点对比度就可以了
普通吧唧(艺术微喷):算是无色差,我没动参数
所以以上几台机器,我这几天用了蛮多时间在厂里和汉堡搞测试,主要是机台在生产,最近又比较忙,所以给我们的空隙时间很少,导致豆彩斑斓的进度比较缓慢
但是基本上确定的就是这几个产线的颜色通过豆彩斑斓这个功能实装之后是可以救得回来的颜色,你们根据自己屏幕进行微调就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
那么说到重点,之前6月的饼虽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是依然需要我花很多时间去做数据的添加和规划,但是豆彩斑斓的亚克力这条产线我和汉堡花了很长时间在做调整
加上这条产线最近又比较忙,所以更加导致我们进度缓慢,目前我们降了饱和度,加了对比度,色彩平衡减少了偏红之后,在色准上已经是没什么太多问题了,但是会出现一个两个相近的颜色层次细节被吃的问题,也就是说救了颜色的准度之后,细节会出现缺失,本来今天约了汉堡继续调试,把色阶调一下再测试的,但是今天有一台机器坏掉了,汉堡帮着修机器去了,所以又耽误了一天。目前来说我还是有信心在不动机器本身颜色配置的情况下把全部机器的颜色全部通过豆彩斑斓这个功能拉回来的,所以只是发这个帖子告诉各位蒙鼓人消除一下焦虑,毕竟确实延期了蛮久,但是也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
我顺带说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做豆彩斑斓这个功能,而不是把厂里的设备调到“没色差”
豆彩斑斓的定位是一个体系一个标准,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功能
它的使命是要解决掉印刷行业一直存在的色差难题
为什么不把设备调到“没色差”而是要大费周章来搞什么调色插件,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不可能存在“没色差”
首先各位家人要正视一个概念,就是“色差”这个词指的是【颜色有差别】而不是【颜色很差】
“有色差是正常的不售后”这个说法也并非完全是霸王条款,即便我们在对色差售后,豆角也不能拿这个来说同行,你们色差不售后是不对的
我大前天深夜花了两个多小时,对着我们工单里面所有跟色差有关系的售后,一张张对着图片去看
结果也和我想象中差不多,也就是95%以上是提交一张屏幕和实物对比的“色差”照片,即便我们在正常赔付,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色差的形成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以下几点:
1、屏幕的品牌:每家屏幕厂商调教不一样,比如三星苹果就偏艳,戴尔华硕就偏保守一些;
2、屏幕使用年限:屏幕出厂的时候会进行出厂调教,颜色即便风格不一样,但是差的不多,你用了三五年之后,led灯珠老化,颜色就会有差别,一般来说是变黄,那么你是一张冷色调的图片,但是因为屏幕偏黄了,你肉眼看到的就是一张偏暖色的图片;
3、屏幕和实物的转换过程的颜色损失:屏幕上你即便用CMYK去作图,转换成印刷的实物本身就是次元的转换,屏幕上的CMYK也仅仅只是“模拟”,并不是真的没有色差,因为原理在根本上就不一样,屏幕是发光的,实物是反射光的,是两个物理原理,所以必然会产生色差
4、各个软件的默认ICC不同:很多时候大家画完图,特别是ipad的procreate会比较严重,画完之后,通过QQ发给朋友,会发现原图的粉色在聊天窗口里面变成了紫色,像这种情况就是ICC的问题,因为钉钉、QQ这类软件和PS、SAI、Procreate存图的时候嵌入的ICC不是同一个,包括什么360看图王、美图看图王之类的软件和win自带的看图软件加载的也不是同一个ICC,你们有兴趣可以找几个高饱和的色块,几个画图软件保存一下,然后再通过几个看图王和win自带的看图功能打开,然后再通过QQ、微信、钉钉这几个IM软件发一轮,你就知道我描述的这个现象了,但是这个概率不是特别大,只有碰到特定几个颜色的时候,会出现色差,规律我还没时间去找,找到规律我会单独发帖子教你们怎么避免;
5、一个合理范围内的色差:色差在国际标准上是有一个专门的单位的,叫“ΔE”,这个值是指两个色块之间的LAB色值的差距,LAB你们打开PS调色盘可以看到除了RGB、CMYK以外还有一个LAB的调色环,这个后面我再科普吧,总之LAB能更准确的描述屏幕之外的现实世界的颜色,所以色差仪测量两个印刷实物的色块的LAB色值,然后再计算这两个色值的“ΔE”值差,就得到了“色差”这个概念,一般来说,这个值在0.5-1.0之间,肉眼是感受不到的,1.5-2.0之间,对颜色敏感的人能感知到,但是还算是一个色系不会出现红色变粉色,顶多就是大红变深红变浅红,所以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印刷行业一般高规的厂会把标准定在1.5,常规厂会定在2.0,超过2.0肉眼就很容易看得出来了。合理的色差是怎么形成的:机器的配件更换、季节温湿度的波动、上游材料(各批次白纸白度不一样、墨水的批次色差)的色差、设备正常老化、变量特别多的不可控工序(比如热转印)都可能产生合理的色差,但专业的厂都会定期校色,所以合理在1.5以内处于正常质量水平。
6、敏感色容易产生色差:为什么大家常说蓝紫色是色差地狱,大部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蓝紫色、灰色、棕色都是最容易产生色差的色域,原因是印刷颜色是通过“混色”来完成颜色的呈现的,四色灰是由CMYK四个颜色来混成的,蓝紫色、棕色参与混色的墨水很多,拿大家最常说的紫色来举例,你现在在PS里打开拾色器,填入CMYK色值【C=89,M=92,Y=17,K=0】,可以得到一个蓝紫色,然后画布填充成这个颜色,再新建一个图层,再填入CMYK色值【C=85,M=97,Y=12,K=0】,再填充到画布,两个图层并排放,你会发现,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紫色,但是比较CMYK色值,两个颜色各数值上下浮动只有5%,也就是我上一条说的合理色差范围,但是色系完全变了,四色灰也是如此,你们自己试试,但是红色就不会,不信你找个红色和绿色的色值,自己按照我刚才的方法试试调CMYK色值,都往5%的加减上去调,得到的前后两个颜色都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棕色、蓝紫色、四色灰就是会有这个现象,原因就是这几个敏感色,参与的颜色多,红色参与的颜色就只有M和少量的另外一个颜色,所以误差5%顶多也就加起来10%也就是会从大红变成深红不会偏色系,但是蓝紫色有3个色参与,综合浮动就是5%x3=15%,四色灰有四个色参与就是20%的叠加色差,所以为什么高色域的12色艺术微喷机器这几个敏感色不容易出问题,因为艺术微喷的机器一般配有紫罗兰和浅灰、浅浅灰的墨水,那么在合成蓝紫色和灰色的时候,就降低的参与的颜色的数量,加上又是喷墨设备(喷墨设备色差控制稳定),所以艺术微喷的综合色差非常小
上面说的几条,前四条都是你自己的标准(你手里的屏幕)和豆角的标准(厂里的屏幕)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通过豆彩斑斓的方式来进行微调校准就可以很有效的消除这部分的色差,也就是各位现在比较麻烦的自己用PS调色去驯服豆角的色差原理一样,第四条合理范围内的色差和和第五条敏感色,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迭代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解决掉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们跟大家讲这些专业的知识、产生原因,大家只会觉得我们在甩锅,有问题你给我售后就行了,找一堆知识叫我学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在现阶段也就没有去这样处理,毕竟确实这样做除了搞得家人们不愉快跟我们扯皮也影响体验,后期我们色差还是会正常赔付一段时间,直到我们把整个豆彩斑斓的教程、知识体系都建立完善起来之后,教大家怎么真正去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让90%以上的人都能做到无色差,那这个功能也算验证成功了,我们也可以合情合理不对色差进行售后了(批次之间的色差、样品和大货之间的色差还是属于质量问题会正常售后,这里指的是屏幕和实物的色差)。
PS:这个功能最终也只是一个高阶功能,大家对颜色有高要求的就是仔细阅读我后续的几篇相对枯燥的科普文章(或视频),然后了解完了之后,这个功能会比较得心应手,你如果只是自印玩一玩,就尽量不要去碰,因为调色是个深渊,会把你心态搞崩,用别人同型号显示器的大佬调好的参数导入或者用豆角官方的参数就OK了;
PS2:豆彩斑斓建议都学一下,目前尽管爱色丽、GMG Color、CGS ORIS这几家我们接触过的优秀的专业色彩管理的公司都有非常成熟的方案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但是他们终归的昂贵的、非常专业的、只面对工业用户的高高在上的方案(虽然原理和豆彩斑斓是一样的,豆彩斑斓只是一个简化版),而豆彩斑斓要把这套体系部署到终端消费者身上,不夸张的说,这个如果跑通,真的能解决色差的话,是刻在里程碑上的壮举,离不开各位家人的建议和测试;
PS3:我没仔细排版了,本身也不是正式的文章,将就着看,都是一些随口临时说的话,也不带代表豆角Studio官方观点,主要曲奇自己胡乱bb,继续干活赶进度去了,拖了蛮多进度,还是说一声抱歉。
|
|